近日,记者从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官网获悉,多个学习类APP平台被责令整改,并处以罚款。
据记者此前的调查发现,在“互动作业”的APP界面中,游戏内容十分醒目,“手工DIY”、“美图专区”、“十二星座碎碎念”等字样不断滚动。除此之外,软件还包含了点歌台、爱微游、小互说三个板块。
除了游戏之外,在“互动作业”APP的官方微信公号“作业小互”中,还存在着大量不雅、性暗示的内容,其中含有“网恋”、“污”、“早恋”等文章被多次推送。
同时,在该公众号的多篇文章精选留言区内,公开有数条低俗评论。有人评论《99%的男生都幻想把喜欢的女孩这样……》称“我要把小互裸照做成桌面”……
此外,其他学习作业类的APP也曾被家长投诉过。深圳的赵先生就曾向记者反映,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每天在完成“一起小学学生”App中的作业后继续抱着手机不放,当他仔细查看后发现,这款APP中出现了网络游戏的界面。
记者在调查中也曾看到,在“作业帮”APP的首页上,随机滚动的各类内容账号和广告推送中,除了“小学数学星球”、“诗词”等与学习相关的账号,还有“美食”“明星粉”“星座物语”等内容。当记者随机选取了20条滚动内容,里面仅1条与学习相关。
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,我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将结合学期结束和开学工作,认线日前完成。省教育厅将对各地排查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进行抽查。
凡发现包含色情暴力、网络游戏、商业广告等内容及链接,或利用抄作业、搞题海、公布成绩排名等应试教育手段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APP,以及付费查看成绩、花钱讲解试卷的APP,要立即停止使用,退订相关业务,卸载APP,取消关注有关微信公众号。对于涉嫌违法违规的APP、微信公众号还要报告当地网络信息管理和公安部门查处。
防止有害APP危害学生身心健康,家长责任重大。 省教育厅还要求教育部门和中小学,要采用多种方式提醒家长慎重安装使用面向中小学生的APP。
省教育厅要求,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中小学校建立学习类APP进校园备案审查制度,按照“凡进必审”“谁选用谁负责”“谁主管谁负责”的原则建立“双审查”责任制,学校首先要把好选用关,严格审查APP的内容及链接、应用功能等,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审查同意。
要确保进入校园的学习类APP内容在思想性、科学性和适宜性等方面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要求,要以“有效服务教学、不增加教师工作和学生课业负担”为原则,合理选用APP严格控制数量,防止影响正常教学。
“进入校园的APP不得向学生收费或由学生支付相关费用。”省教育厅同时强调,要保障学生信息和数据安全,防止泄露学生隐私。
今后凡未经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一律禁止在校园内使用,不得在课外统一组织或要求、推荐学生使用未经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。
我省将探索学习类APP管理使用的长效机制,未来将把APP进校园情况纳入教育教学督导检查的内容,定期检查和督导,发现问题及时整改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